行业动态
铝美合金型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
l铝镁合金型材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
表1-3中的腐蚀数据表明,经过工时间的暴露,铝镁合金型材在潮差区遭受局部腐蚀的程度比全浸区严重,厦门海域的情况与美国赖茨维乐海滨的腐蚀试验结果属于这种类型。不同的是厦门海域潮差区的局部腐蚀更为严重。而在我国青岛海域和海南榆林域则表现出相反的情况。潮差区由于海水退潮时,材料露出水面,腐蚀应该减轻,这是铝合金型材在海洋环境中腐蚀行为报道的大多数观点。但是上述结果包括了国内材料及试验情况,也包括了国际上的部分试验结果,表明仍存在很多特殊。这其中,除了海水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不同的试验设施亦会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这说明不同的海水环境因素给铝合金的腐蚀行为带来不同的的影响,可以在铝合金型材的耐蚀行为上产生很大的差别。表1-3 4种国产和两种国外 Al-Mg系铝合金型材全浸、潮差区局部腐蚀数据
合金牌号 试验海域 局部腐蚀最大深度/mm
潮差区 全浸
青岛 0.21 0.35
5A03-0 厦门 1.80 2.78
榆林 0.87 0.78
5A11-0 青岛 0.25 0.95
厦门 2.48 3.19
榆林 0.88 2.58
青岛 3.9 0.15 5A06-0 厦门 3.9
榆林 3.9 2.14
青岛
5180 厦门 1.9 0.68
榆林 0.18 0.98
5086-0 (美) 0.69 0.46
5456-H321 赖茨维尔海滨 1.83 1.15

图1-2是将两种较好两种较差铝合金型材的各时段平均点蚀浓度试验数据汇成曲线,并对其中的两条进行数学回归。
两类铝合金型材的局部腐蚀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起点和初始斜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局部腐蚀发展速度快的合金,其点腐蚀深度是随时间以二次方的函数关系上升,而相对耐蚀的合金是以一次(线性)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由此可以看出,防锈铝合金在全浸区表现出的耐蚀性能相差悬殊。其中,5180等性能优良,5A05-0等性能较差。5A03-0、5A11-05180铝合金型材的数据来自厦门海域,3A21-0数据来自榆林海域。
6A02T6与带包铝的硬铝腐蚀浓度接近,16年平均蚀深度不到0.8mm;而在飞溅区,16年的点蚀深度不到0.2mm,接近硬铝的数据,远远低于5180等防锈铝合金。
不同铝合金型材在不同暴露区带的耐蚀性排序不同,这进一步反映出,添加不同的元素后,铝合金型材对环境的适应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合金化之后,氧化膜能力较强的铝合金型材,在腐蚀性比较强便供氧不足的全浸区显示出较强的耐蚀性能,而在供氧能力较强的飞溅区,容易造成过度氧化导致氧化膜的脱落。这个结果从另一方面表明了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时对耐蚀合金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的重要性。